您好,欢迎来到储界网,全球中文储能门户!主办单位:江苏省储能行业协会
六部门出台氢能标准建设指南:聚焦多项关键技术设备 产业化周期正式开启
作者: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:科创板日报 发布时间:2023-08-09 13:51:40 阅读次数:1980

近日,国家标准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生态环境部、应急管理部、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《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(2023版)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》)。这是国家层面首个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。

《指南》提出,目标到2025年,支撑氢能制、储、输、用全链条发展的标准体系基本建立,制修订30项以上氢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。

同时,该文件也明确了近三年国内国际氢能标准化工作重点任务,部署了核心标准研制行动和国际标准化提升行动等“两大行动”,提出了组织实施的有关措施。重点任务有两项:

第一,加快制修订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技术标准,其中包括加快制定一批氢安全、可再生能源水电解制氢、高压储运氢设备、氢液化、液氢储运设备、输氢管道、加氢站设备、燃料电池系统及其零部件、燃料电池汽车等方面的标准。

第二是积极提升氢能国际标准化水平。

此外,《指南》系统构建了氢能制、储、输、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;并提出了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重点,涵盖基础与安全、氢制备、氢储存和输运、氢加注、氢能应用。

氢能发展规划密集出台 产业化周期已开启

实际上,今年以来,我国多地政府已对氢能发展作出规划:

上海7月末发布发布《上海交通领域氢能推广应用方案(2023-2025年)》, 到2025年,力争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总量超过1万辆并完成不少于70座加氢站建设。兰州市同月印发《兰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(2022-2035年)》;浙江省在《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》中提出2025年前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5000辆;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已发布《自治区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(2023-2025年)》。

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每年氢气消费量超过3000万吨,中远期将有希望突破1亿吨。从我国的氢能战略上来看,国信证券认为,当前重点需要突破交通领域关键设备和材料的技术,以及国产化应用,再通过交通领域的应用带动氢能的储运环节发展,形成螺旋上升的发展驱动力。最终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后的终端需求市场成熟,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快速发展。

国泰君安认为,如今氢能市场序幕拉开,产业链有望自上而下放量。我国氢能规划明确,产业周期已开启,绿氢项目呈现高景气度,电解槽需求快速增长,上游制氢端率先受益。增长动能将自上而下逐级传导,叠加来自终端应用侧的深度脱碳需求,有望带动氢能产业链各环节设备放量。

光大证券补充称,基础设施是氢及氢衍生品储运的关键环节,国内外全面的管道铺设解决氢气长距离运输问题,有助于氢气下游的多重应用。

据《科创板日报》不完全整理,氢能产业链相关公司包括:

免责声明:
1、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、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,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,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。
2、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,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(或配图)、内容涉及版权问题,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(请在30日内进行)。
3、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、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,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。
4、以上网站相关事宜可联系:13851427128 邮箱:xuhuan@jsesa.com.cn
©储界网 Chu Jie Wang 版权所有  苏ICP备2021053254号-1         投稿邮箱:xuhuan@jsesa.com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