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G 能源三连胜,欣旺达面临“欧洲禁售”
最新一案(电极结构专利EP 2 378 595 B1)
案号:Munich District Court, 7 O 9068/24
原告:Tulip Innovation Kft.(代表 LG Energy Solution)
被告:欣旺达集团及其德国子公司(Sunwoda Electronic、Sunwoda Mobility Energy Technology、Sunwoda Europe、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Germany)
专利:欧洲专利EP 2 378 595 B1(德国国家部分)— 涉及电极组件与涂覆隔膜的整合结构技术
口头听证:2025年7月3日,最终判决于7月17日下达
裁决内容:
立即生效的销售禁令;
要求召回并销毁所有库存电池;
公开会计信息以评估损害赔偿;
基本损害赔偿责任确认
状态:判决可上诉;被告已提出专利无效(nullity)申请,正等待联邦专利法院判决
前两案(隔膜涂层技术专利EP 1 829 139 B1 / EP 2 528 141 B1)
判决时间:2025年5月22日当日口头庭审、现场宣判
专利号:EP 1 829 139 B1 和 EP 2 528 141 B1,均与电池隔膜安全性能相关
原被告相同;法院首次授予德国境内锂电车用电池销售禁令,是德国首例此类裁决。
判决内容相似:销售禁令、召回销毁、损害赔偿责任成立及会计信息披露。
二、攻击核心技术链条以促成“分断”
技术要点包括:
l将正极、负极和隔膜形成稳定夹层;
l提高隔膜在高温下的结构保持力;
l防止“内部短路”和“层间脱层”现象;
l优化用于高功率输出和大容量存储场景,如电动汽车(EV)与储能系统(ESS)。
值得注意的是,该技术并非边缘改进,而是直接关联锂电池模组的核心性能指标与制造工艺路线。这也是为何LG此次在胜诉后迅速请求德国法院颁布禁售令与销毁令,以阻止侵权产品继续在欧洲市场流通。
欣旺达当前面临的法律与市场风险包括:
德国市场禁售令可能影响其对欧洲客户的交付;
被迫披露会计信息与销售数据,可能为竞争对手提供市场情报;
若其他国家法院参考德国判例,或将引发连锁反应;
对未来潜在客户信任构成影响,进而妨碍新订单获取。
目前,欣旺达尚未就判决公开表态,但业内预计其可能寻求**上诉或技术规避(design around)**策略,以限制后续冲击。
当前面临的典型挑战包括:
l专利申请质量与深度不足:部分企业在出海前未完成系统性专利清查,或存在布局滞后问题;
l缺乏有效的风险监测机制:对竞争对手的专利预警和有效规避能力不足;
l应对海外诉讼经验不足:尤其在欧洲、美国等地的专利诉讼程序复杂、周期长、成本高;
l制度信任壁垒:在欧美市场,中国企业仍然面临被质疑“技术来源”或“专利抄袭”的制度性偏见。
欣旺达此次案件再次印证了一个现实:全球化不仅仅是建厂与销售,还需要制度能力与专利治理能力的同步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