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储界网,全球中文储能门户!主办单位:江苏省储能行业协会
遥遥领先,拒绝无效内卷!“宁王”出大招:5年功率零衰减!
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-04-10 10:26:49 阅读次数:921

4月9日,宁德时代发布全球首款5年零衰减且可大规模量产的储能系统天恒储能系统。宁德时代表示,天恒储能系统的产品理念为“以安全为核,以效益为本”,可以实现容量5年零衰减以及6MWh(兆瓦时)的高能量。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,宁德时代围绕储能电池的长寿命、高安全、零衰减做了大量技术创新,针对通过应用场景开发世界领先的解决方案,为新型储能的规模化应用和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。

到2025年,新型储能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,到2030年预计接近3万亿元。


发布天恒储能系统

发布会上,宁德时代反复提及储能产品的安全性和寿命问题。

中国电力科学院的首席专家惠东在发布会上表示,目前储能应用市场面临着实际寿命不达预期、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。在使用寿命上,功率型储能产品(时长30分钟)、能量型储能产品(时长1小时以上)的实际运行寿命普遍不达预期,新能源场站储能系统利用小时数普遍不足400小时。在安全问题上,明确报道过的储能电池火灾安全事故超60起。

宁德时代表示,最新天恒储能系统在电池寿命和安全性上实现了技术突破,强调大容量 、小尺寸。

据发布会介绍,宁德时代天恒储能系统在标准20尺集装箱内,实现6.25MWh级的高能量,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提升30%,整站占地面积减少20%,实现高容量与小体积的结合。

在安全性和寿命方面,宁德时代表示,公司成功地解决了“零衰减”电池中锂金属高度活性的难题,有效遏制了氧化反应引发的热失控现象,天恒储能系统在使用前五年可以实现功率零衰减,保障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保持高效运行,降低运营成本,提升投资回报。

据2024年全球储能行业趋势预测报告,2024年,300+Ah大电芯、5MWh储能系统是行业的主流。宁德时代最新产品性能,突破了行业主流标准。

此外,据国内权威机构统计,前期投运的宣称10年预期寿命的储能系统,实际运行寿命不足3年就面临大面积退役;大多数储能企业都对外标榜能够做到20年、25年,产品的循环寿命能到12000次,甚至15000次,但这些“承诺”实际上很难实现。

宁德时代储能事业部CTO、储能欧洲业务部总裁许金梅表示,宁德时代天恒储能系统是全球首个实现5年零衰减的系统,同时实现了5年容量与功率双零衰减。


发力第二增长曲线

一直以来,宁德时代都是新能源电池的龙头。而储能系统更是逐渐成为宁德时代业务的“长板”。

根据宁德时代2023年度报告,宁德时代的业务分为五大部分,分别为动力电池系统、储能系统、电池材料、回收和电池矿产资源以及其他业务。其中2023年储能板块营收599亿元,贡献了接近15%的营收,同比增长33.17%,毛利率23.79%。

2023年,宁德时代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市场份额达到40%,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,展现出了强劲的市场地位。储能业务已经成为宁德时代的第二增长曲线。

记者了解到,自2018年起,宁德时代就单独设立了储能事业部,并将其定位为公司重点发展方向。到2021年,储能业务已占据了公司总营收的超10%,并开始在年报中单独披露,显示出业务已初具规模。从2018年到2023年,宁德时代储能板块的收入从1.89亿元激增至近600亿元,如今已成为公司的第二大收入来源。

尽管持续保持着新能源电池行业寡头地位,相比2022年,宁德时代2023年在全球储能市场的市占率40%,同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。国际电池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2年宁德时代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47GWh,市占率为43.4%。

步入2024年,国内储能市场竞争更加激烈。市场的供大于求带来储能产品之间的低价内卷。储能电芯、储能系统的平均价格相比2023年接近腰斩。据CNESA数据,2023年储能电芯平均价格从年初的0.9元/Wh-1.0元/Wh下降至年末的0.4元/Wh-0.5元/Wh,储能系统平均价格降至约0.8元/Wh,下降40%,亦接近腰斩。

当前市场对于储能行业各项悲观预期或已较充分反应,2024年海内外需求预计持续向好,价格战对厂商盈利的影响有望触底反弹,随着长尾厂商的出清,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。

发布会背后的特殊含义

4000亿年营收、近万亿规模市值的宁德时代,如此“兴师动众”地召开一场发布会,其用意显然不单单只是为了“带货”,而是有着更为深远的价值诉求。结合行业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,这一价值诉求正是终止“无效内卷”,引领行业走上高质量发展的正路。回望过去,“百亿项目遍地走”的激烈竞争背后,各方玩家的入局催生了行业的“军备竞赛”,但这些围绕价格和规模的竞争,并没有推动行业进步。同各地储能电站的规模和投资金额“屡破记录”相对应的是,行业一哄而上导致产能过剩,储能行业价格战不断,产品以次充好、服务不及预期等问题逐步涌现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,更是出现过“宣称十年、二十年寿命”的产品,在使用三五年后就问题频发,被迫退役的尴尬事例。许多费尽心力建设起来的储电设施,由于质量不过关,缺乏安全标准,更是沦为配而不储,配而不用的“花瓶工程”。变革上述行业乱象和痛点,需要的不仅是标杆级的产品,更是要围绕标杆级产品向行业输出“新标准”,将行业的竞争主线由卷价格卷规模的“无效内卷”,引导至“品质竞争”的正道上。储能不是一锤子买卖”、“产品品质才是核心竞争力”。“群雄逐鹿背后,行业仍或将迎来‘头部企业强者恒强’的格局。”

究其根源,储能本质上仍然是一个高投入成本、高融资难度、长回报周期的产业,这也意味着,秉持挣快钱、搞估值等资本思维的“浅层玩家”,注定无法同“深耕者”一道分享长期果实。

宏观来看,各大储能品牌在未来的想象力空间,拼的其实就是三点:

•谁能在产品层面,迅速助力行业降本增效?

•谁能在业务层面,应对下游客户更细分的需求?

•谁能在布局层面,拥有更强的融资能力和可持续性?


某种意义上,上述三点指标,同主打“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质量”的“新质生产力”要求,也恰巧不谋而合。适逢其时,行业的众多品牌中,又有哪些品牌能够“赢在后天”?我们拭目以待
免责声明:
1、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、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,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,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。
2、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,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(或配图)、内容涉及版权问题,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(请在30日内进行)。
3、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、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,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。
4、以上网站相关事宜可联系:13851427128 邮箱:xuhuan@jsesa.com.cn
©储界网 Chu Jie Wang 版权所有  苏ICP备2021053254号-1         投稿邮箱:xuhuan@jsesa.com.cn